今天(2月23日),苏州召开本轮疫情防控第十场新闻发布会,将有关情况向大家进行通报。
一、关于病例总体情况 2月23日0时至15时,苏州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均为普通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来自隔离管控人员筛查。截至今天15时,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5例(其中普通型26例,轻型79例),无症状感染者28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 国家卫健委马晓伟主任在今天的全国防疫工作视频会议上讲到各地疫情时说:“苏州疫情得到基本控制”。 二、关于工作开展情况 1.分批开展区域核酸检测。根据安排,今天四个县级市开展新一轮区域核酸检测。从5时至15时,4个县级市累计采样508.26万人份、已出结果53.87万人份,均为阴性。这里,我也通报一下昨天六个城区区域核酸检测情况,累计采样729.23万人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关于下一轮区域检测时间,我们将根据疫情最新形势,坚持“精准且必要”,坚持科学研判,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并提前告知。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及时参与。初步考虑,明后两天不组织区域核酸检测。 2.排查管控与解除重点人群并举。截至今天15时,累计追踪排查在苏州密接9557人,次密接15753人,其他风险人群105779人,已全部采样进行核酸检测。累计解除隔离密接164人、次密接2874人。 3.实时更新管控区域。截至今天15时,全市共有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151个,比昨天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数量增加2个,其中封控区77个、增加1个;管控区70个、增加1个;防范区4个、保持不变。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6个中风险地区。在此,请广大市民随时关注自己所在区域管控调整情况,并遵守相应的防控政策。 4.全面有序开展环境消杀。制定出台消杀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开展技术培训,组建由疾控人员、第三方消杀服务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和外省市消杀支援人员组成的500余人消杀队伍,对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过的住所、餐饮店、医院、超市、菜场、废品收购站等220处进行消毒。截至目前,累计消毒相关物体表面32.57万平方米、空气16.68万立方米,并对消毒质量进行了评估。 当前,全市疫情社区传播风险逐步降低,但管控区、封控区风险仍然存在。今天中午,市疾控部门发布了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包括勤洗手、少聚集、常通风、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等11个方面的内容,还请广大市民自觉遵守,让我们一起携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风险意识,一手抓外防输入,一手抓内防反弹,强化隔离点、封控区、管控区规范管理和服务保障,规范有序解除被隔离人员,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尽最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市工信局介绍 当前全市工业企业生产运行情况 苏州本轮疫情以来,在市联防联控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全力服务保障工业企业生产运行。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复工情况总体正常。从面上复工情况看,全市近1.2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节后复工迅速,正月初九(2月9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80%,员工复岗率达77%,正月十五(2月15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8%,员工复岗率达94%。截至2月22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超99%,员工复岗率已超95%。与往年相比,今年节后复工情况总体正常。 从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情况看,截至2月22日,我市25家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产能充足,现货库存充足,原材料储备充足,生产运行情况稳定,可满足当前防疫工作有关需求。 二、企业运行相对稳定。从疫情涉及范围看,截至2月22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有11家虽已复工但因员工涉及本轮疫情临时停工,主要集中在苏州工业园区,另有13家企业暂未复工,其他规上企业均在正常生产。从相关影响看,除临时停工企业以外,本轮疫情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物流不畅,对部分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有一定的滞后性影响,部分中小企业也反映疫情形势下存在一定招工困难。总体上,全市层面规上工业企业生产运行情况相对稳定。 目前,相关因疫情临时停工的企业已在做积极准备,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尽快恢复生产,而且这部分企业在手订单较为充裕。 三、抓好企业防疫举措。根据当前疫情形势,指导各地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和标准,进一步织牢织密企业的防护网。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抓好防疫物资储备、员工健康监测、风险人员排查管控、重点区域场所消杀、问题隐患自查整改等各项防控工作,并要求制定常态化的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提升企业防控能力。同时,强化属地责任,各地持续深入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责任压紧压实,进一步推动防控措施落实落细,筑牢企业疫情防控屏障。强化异常情况处置。要求企业员工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的情况下,要第一时间向属地防控机构报告,并立即按照防控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市交通局介绍 保障经济平稳有序运行的 各项交通管控举措 当前,企业正加紧复工复产,保障企业生产物资运输和产品外运尤为重要。在全力开展交通管控工作坚决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外溢扩散的同时,积极努力做好物流保畅工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 一、加强对外交通的防控措施。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市交通防控工作方案,先后发布苏州市疫情防控第10号、14号通告,对全市高速公路入口、国省干道和部分省市际农村公路实施管控。并通过实时研判,对查验点位进行动态优化调整,在目前63个交通防控查验点中,设置了13个物流专用通道专供货运车辆通行,保障货运物流畅通。 二、做好应急物资运输保障。将生产生活物资与隔离点人员、核酸检测样本等一起作为运输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成立运输能力保障专班,全面加强运力调配。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转运车辆7186辆次;储备客运运力2970辆、货运运力1000辆。2月18日18时起启用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0512-65820321),全天候受理各类应急运输对车辆的需求;同步启动跨省通行《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通行证》网上自主申领,保障重点物资和人员应急运输跨省通行高效有序。 三、做好水路港口防控保畅工作。沿江港口方面,进一步落实“四方责任”,切实加强涉外高风险岗位人员闭环管理,进出港区通道车辆和人员管理,以及船员换班、物料供应和废弃物管理,筑牢“船港界面、港区内外、人物同防”三道防火墙。内河水运方面:加强内河码头及水上服务区巡查防控,严格船岸界面管理,实行“非必要不上船”“非必须不下船”,严格落实“人、物、环境”同防。优化港口和水路运输服务,强化水上运输组织保障,建立协调机制,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建立协调机制,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和运转顺畅。截至目前,苏州城区范围共成立7个水上检查队伍,累计巡航里程6908公里,检查过往船舶1063艘次,船员2089人次,水上疫情防控保畅工作平稳有序,确保水运物资的快速通畅。 市商务局介绍 当前全市外资外贸运行情况 苏州本轮疫情发生后,市商务局与部分外贸企业点对点召开视频会议、发放调查问卷,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吴中区、相城区共有11家外资外贸企业出现阳性病例处于临时停工状态,相关部门正会同各板块指导企业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争取早日复工。 目前,全市3万余家外资外贸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总体正常,但也有部分企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周边城市交通和人员管控,影响企业物流通畅,以及企业招工困难,部分员工处于管控区和封控区内,到岗率低等方面。我们已会同交通等部门通过协调周边城市,发放应急运输通行证,开辟绿色通道,缓解企业物流困难。 1月以来,全市外贸外资总体实现了平稳发展。外资方面,全市共新设外资项目181个,新增注册外资35.4亿美元,分别增长11.7%和26%。外贸方面,全市百强外贸企业订单总体稳定,28家企业订单同比上涨、48家持平、24家略有下降。 下一步,将继续扎实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工作,会同人社、卫健等部门及各板块,采取为企业招工开辟专门的医院体检通道等措施,合力解决疫情带来的用工难等问题,着力保障我市外贸外资的正常发展态势。 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