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克星”消杀组那些事儿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军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在临床一线,也很少受到关注,但却是阻断病毒传播、控制疫情的关键。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新冠疫情警报拉响,苏州疾控中心立即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消杀作为现场处置的环节,相关人员悉数响应号召,在苏人员立刻到岗,已离苏人员迅速赶回苏州坚守岗位。他们不负党和人民交付的重托,舍家为国,面对新冠病毒毫无畏惧,始终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最前线。
为高效有序遏制新冠疫情蔓延,消杀组强化职责,细化分工,全员24小时随时待命,在需要时准时出现。每天的工作紧张有序,或外出消杀,或现场专业指导,或最新新冠消毒技术学习培训,或宣传科普解答问题,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医院、集中医学观察点、地铁、农贸市场、各企事业单位等等到处都留下消杀人员的身影,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有需要他们会第一时间赶到,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他们勇挑重担,把病毒控制杀灭在源头。消毒工作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切断传播途径的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深知自己肩上任务艰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勇挑重担,毅然冲锋在前,扛起笨重的消毒喷雾器、防护用品和消毒药物等武器,在弥漫着刺激消毒水气味的战场上展开对病毒的灭杀。无论是给确诊病例乘坐过的地铁车辆消毒,还是给市殡仪馆的遗体运输车辆、处理设备、火化场所进行终末消毒,他们都一丝不苟,严格消毒,因为只有消毒彻底,不留死角,才能阻断疫情地传播。
他们来回奔波,现场指导各单位科学规范消毒。中心消杀科密切掌握疫情发展,深入前沿开展防控指导工作。除指导基层疾控落实疫源地消毒,还先后奔赴医疗机构、集中医学观察点、交通留验场所、物业管理部门等重要场所,对防控指挥部门和一线工作人员开展人员健康管理、个人防护、重点区域消毒措施等培训指导,专业演示如何正确佩戴口罩、穿脱防护服,耐心讲解如何科学消毒,并及时纠正现场防控中发现的问题。当了解到苏州市殡仪馆人员缺乏专业防护知识时,消杀科及时赶赴,实地指导殡仪馆制定转运流程、防护指南和应急预案,培训殡仪馆工作人员如何正确做好个人防护。随着疫情的日趋平稳,复工复产带来新的防控压力,消杀组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带领队员赴企业、学校开展现场指导和培训。
他们创新思维,通过新媒体向大众普及消毒知识。发现社会存在诸多消毒工作过度、不合理现象后,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号、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种渠道对不同场所、不同对象的消毒方法进行科学指导,为人员健康管理、场所管理、就餐管理以及生产过程管理等多方面提供指导。
为让规范消毒成为常态,他们潜心钻研,主动思考,结合全市疫情防控形势和阶段性疫情防控实践,积极参与地方标准制定技术指南制定与申报,先后参与申报江苏省地方标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殡葬服务机构消毒技术指南”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公共交通工具、学校、居家和集中观察点消毒与卫生防护技术指南等苏州市地方标准。全员积极讨论、总结目前已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非理性防控乱象,第一时间与苏州市有害生物防制协会的成员单位沟通,制定消杀服务企业的消毒服务技术指南,引导全市消杀服务企业科学、合理消毒。
消杀人员不辱使命,坚守岗位,他们时刻以先锋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敢于首先站出来、带头担当冲上去,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他们是奋战在一线的疾控人的缩影,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凭着一腔热血,誓死守护着苏州这片土地和这方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