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未含港澳台地区)疾病风险信息

1.基孔肯雅热疫情

广东省:202510190时至102524时,全省新增报告868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江门市199例,佛山市130例,广州市124例,深圳市102例,汕头市43例,珠海市、肇庆市和东莞市各33例,潮州市32例,中山市30例,揭阳市20例,韶关市19例,湛江市和清远市各16例,阳江市12例,惠州市11例,河源市6例,梅州市5例,汕尾市和云浮市各2例。

来源:广东省疾控局公众号

二、国内港澳台地区疾病风险信息

1.基孔肯雅热疫情

1)中国台湾:2025年截至1020日,中国台湾累计报告28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病例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16例)。

2)中国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1024日接获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202511日至1024日,中国澳门累计报告33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

3)中国香港:20251024日,中国香港报告新增1例基孔肯雅热输入型病例。20251025日,中国香港报告新增2例基孔肯雅热输入型病例。20251026日,中国香港报告新增1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202511日至1026日,中国香港累计报告46例基孔肯雅热输入型病例,1例本地病例。

2.流感样疾病群集性感染事件

中国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1024日接获5宗流感样疾病群集性感染报告。

3.登革热疫情

1)中国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1024日、1025日、1026日各接获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报告。202511日至1026日,中国澳门累计报告25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报告。

2)中国香港:20251017日至1023日,中国香港报告新增1例外地传入的登革热病例。202511日至1023日,中国香港累计报告50例外地传入的登革热病例。

来源: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澳门特别行政区官网,中国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

三、国外疾病风险信息

1.霍乱疫情

莫桑比克:20251011日至1017日,莫桑比克报告新增21例霍乱确诊病例。202511日至1017日,该国累计报告4441例霍乱确诊病例,其中44例死亡。

2.登革热疫情

1)孟加拉国:2025年第42周(1013日至1019日),孟加拉国报告新增5290例登革热病例,其中15例死亡。202511日至1019日,该国累计报告60538例登革热病例,其中248例死亡。

2)尼泊尔:20259月,尼泊尔报告新增1526例登革热病例。20251月至9月,该国累计报告5323例登革热病例,2024年同期报告23145例。

3.基孔肯雅热疫情

孟加拉国:202511日至1010日,孟加拉国达卡市累计报告879例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其中483例确诊。

4.寨卡病毒病疫情

1)萨尔瓦多:2025914日至1011日,萨尔瓦多报告新增5例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202511日至1011日,该国累计报告36例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

2)哥斯达黎加:202511日至104日,哥斯达黎加累计报告13例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

5.猴痘疫情

1)尼日利亚:202591日至1012日,尼日利亚报告新增7例猴痘确诊病例。202511日至1012日,该国累计报告334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4例死亡。

2)赞比亚:202591日至1012日,赞比亚报告新增18例猴痘确诊病例。202511日至1012日,该国累计报告247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3例死亡。

6.麻疹疫情

尼日利亚:20259月,尼日利亚报告新增218例麻疹疑似病例,其中41例确诊。20251月至9月,该国累计报告18288例麻疹疑似病例,其中11517例确诊,确诊病例中76例死亡。

7.钩端螺旋体病疫情

斯里兰卡:2025年第35周(823日至829日),斯里兰卡报告新增189例钩端螺旋体病病例。202511日至829日,该国累计报告7580例钩端螺旋体病病例。

8.利什曼病疫情

斯里兰卡:2025年第35周(823日至829日),斯里兰卡报告新增83例利什曼病病例。202511日至829日,该国累计报告2371例利什曼病病例。

9.耶尔森菌病疫情

新西兰:20258月,新西兰报告新增90例耶尔森菌病病例,2025年累计报告722例。

10.细菌性痢疾疫情

新西兰:20258月,新西兰报告新增12例细菌性痢疾病例,2025年累计报告124例。

11.军团菌病疫情

新西兰:20258月,新西兰报告新增7例军团菌病病例,2025年累计报告92例。

来源: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四、动物疫情

1.禽流感疫情

欧洲: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1015日公布的最新报告,9月份欧洲禽流感暴发规模急剧上升,与上月相比,动物病例数从759例增加到6万多例,家禽损失(死亡和扑杀)数从291只增长到约33万只。

来源:国际旅行卫生健康咨询网